3)第202章 “陕军东征”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这样,我还以为于东是您笔名呢。”

  李勇看起来三十岁左右,长得很普通,唯独一双眼睛非常明亮,给人的感觉很澄澈,这种澄澈在三十岁的男人眼中很少能够见到。

  两人到了宿舍,于东将《向西》剩下的稿子拿给李勇。

  李勇没有仔细看,只是大概翻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便对于东说道:“社里面对这篇小说非常重视,不然也不会特意派我过来一趟。而且您选择我们《当代》,肯定不会后悔。去年我们杂志连载的《白鹿原》,七月份就会出版,而且销量肯定不会低,出版社那边已经为陈中实老师定好了签售。”

  于东知道李勇说的都是实话,《白鹿原》的销量确实不会低,事实上,后面两年“陕军”的作品销量都出奇的高。

  前两年,陕籍作家连续走了路谣、邹志安、杜鹏程几位,可谓“损兵折将”,本地文坛也是一片晦暗。

  不过也是从去年开始,陕军就开始大放光彩,连续几部长篇的问世,直接将陕军的气势给打了出来。

  后来有人提了一个“陕军东征”的说法,指的就是这两年文坛陕籍作家们在燕京的发展。

  这些年国内图书市场衰落,但是陕籍作家的作品却逆势而上,创造了销量奇迹。

  比如高健群的《最后一个匈奴》,印了有一百多万册,盗版就更不用说了。

  之后的《白鹿原》和《废都》这两部小说的销量也是非常恐怖,有人说《废都》加上盗版卖了过千万本。

  这个数据虽然不一定可靠,不过肯定说明了《废都》有多火。

  有人评论说“陕军”的作品在性描写上太过大胆,有卖肉的嫌疑,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销量奇迹。

  这话是有道理的,至少单从书籍销量上来看是这样的。

  不可否认这些作品的文学性,只不过很多人将书买回去可不是为了欣赏文学,就是想要看看里面的内容有多露骨。

  “我倒是还没往出版上面想,只想着先把作品给发表了。”于东说道。

  李勇笑了笑,“也是,您的《生化危机》在国外销量喜人,眼光自然是很高的。其实咱们人民文学出版社,对大众文学作品也非常感兴趣。如果以后您再有这类小说想要出版,不妨也考虑考虑我们出版社。”

  “当然可以。”于东笑着说道。

  不过他虽然嘴上说可以,心里却认为《生化危机》这类书不适合人民出版社来出版。给了《科幻世界》,一方面受众重合度高,容易宣传,另一方面杨萧他们也一定会卖力气。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李勇抱着稿子站起来,“对了,您认识毕飞雨老师么?”

  “啊?”于东有些意外。

  “我是问您认识毕飞雨老师么?”李勇重复了一遍,又继续说道:“实话跟您说,这次我过来,也想拜访金陵当地的其他作家。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