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2章 茶花大队、青年老师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茶花大队青年老师

  在1979年3月之前,鹏城还不叫鹏城,只是一个县,叫作宝鞍县。

  今年3月5日,上面批复宝鞍撤县为市。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一片鱼泽之乡,老百姓世代主要以打渔为生,生活艰苦。

  而它的地理位置又极其特殊。众所周知,这个年代有“亚洲四小龙”的说法,代表着亚洲最富庶的四个地区。

  港城,便是其中之一。

  鹏城的前身宝鞍,与港城山脉相连,溪水相通,浑为一体。

  宝鞍最高峰叫作梧桐山,海拔将近1000米,这个年代山上骷髅遍地,极度荒凉恐怖,因为什么不言而喻。

  明明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一边穷困潦倒,一边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那是何等诱惑?

  所以哪怕无数惨痛教训摆在眼前,当地人仍然前赴后继。

  当然了,成功的也不少。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至1979年间,宝鞍的三十万人中,有八万多人越了过去。

  而在去年,宝鞍还经历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1978年夏天,一场超强台风的中心肆掠过宝鞍,造成40万亩农田被淹,500多间房屋倒塌,许多人不幸罹难,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生出越过去的想法。

  溺死海上的不计其数。

  为解决此事,1979年,深港线上的13支生产大队,被划做先富区,允许当地人和港城进行小额边境贸易。

  这就是李建昆口中的“十三大队”。

  这件事也是后面成立特区的肇始。

  没错,这会特区还没成立,要到明年,目前鹏城开发仅限于蛇口地区。

  “突突突!”

  一辆拖拉机缓慢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李建昆花十块钱雇的,本来不顺路。

  鹏城这年头是真穷啊,别说城市,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他们从罗湖客运站摸出来,一路寻人打听,走出几里地,说是前面有个小镇,可谓望山跑死马啊。

  所幸不到小镇时,迎面驶来一辆拖拉机,李建昆赶忙拦下来。

  让驾车的大叔送他们去十三大队。

  他虽然知道不少信息,但十三大队怎么走,也是两眼一抹黑。这年头出门在外,首先得找个落脚的地方,不然等天黑可能真的要露宿街头,哦不,在这边是露宿荒野。

  至于他们这样去十三大队,会不会显得突兀,李建昆并不担心。

  有些事虽然没经历过,但用脑子分析一下就知道:目前这个国家唯一的私人可交易的边境贸易区,岂会没有嗅觉敏锐的商人瞄中?

  里头的操作空间很大。

  什么小额边境贸易,一次交易不了多少,积少成多不就变大了?

  外来人没资格交易,不会找本地社员代劳?

  从驾车的大叔一句话没问中,也能看出些端倪。

  十三大队显然常有客商过去,当地人已经见怪不怪。

  日头开始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