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6章 海上过年_咸鱼夫妻在逃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海上过年

  袁文武对此行的下一个目的地,兴奋莫名:

  “爹,娘在逃荒的时候,给我们讲过西游记,唐僧带着徒弟去到西天取得真经。故事里说的这个西天可就是天竺啊,没来京城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娘瞎编的,没想到,唐玄奘法师,真有其人呢!”

  “嘿嘿,爹,天竺真的有真经么?”袁文杰也好奇,他好奇的是玄奘大师一人是如何从大唐抵达天竺的。

  黑娃:他一个初中学历的人怎会知道这些?媳妇儿当年张口就来的后世故事,哪里会想到,人家这俩娃还有后来的这些造化。且还有来天竺的这一天呢?

  还是让最有学问的黄尚书,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去吧。

  冬季的海洋,降水少,气温在二十多度,腊月初八,宜出行。

  大食商人与医生们是送行的主力军,天花疫苗已经开始在远征军里接种了起来。

  食物充足,不畏天花恶疾的远征军,将会给如今欧洲的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黑娃表示不知。

  大夏船队从代耶尔港出发,这里的海湾(波斯湾)盛产各色海鲜鱼类。

  其中又以珍珠最为著名,经过此地的人,都不会忘记买上它。

  御医谢里夫与帝国四十位医生,十位药剂师,和上官太医住到了大夏朝的三号海船上。

  两国医者之间的交流切磋,已经开始了。

  大食商人费萨尔,这次带了一个船队,十艘大食海船随行。

  精明的费萨尔,根据大夏船商们的采购清单,带的全是他们买的最多的货品。

  而其中,最为珍贵的龙涎香,是他们为大夏皇帝陛下准备的厚礼。

  作为这个朝代最优秀的海上贸易商,以往天竺的贵重商品,几乎也被大食商人承包了。

  他们源源不断的,从天竺将那些香料、宝石等运到欧洲列国贩卖。

  现在还有很多大食商人,常年居住在天竺。

  他们在天竺不但有商铺、贸易点,还有很多庄园。

  让奴隶帮他们种植棉花、胡椒、稻米等粮食或经济作物。

  去往天竺这条航行的共享,也是他们能被允许去大夏朝的诚意。

  对于高怀瑜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航行安全,更重要的了。

  他们要从代耶尔港,进入拉维(阿拉伯海),东行直达天竺。

  这一上船,袁文杰他们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费萨尔或者三号海船上度过。

  少年们在深度学大食文,费萨尔和御医谢里夫他们,也开始学大夏官话。

  黄尚书和理藩院的几位官员直接躺平了,这大食语实在太难。

  对他们来讲,大食语很容易让舌头打结,还是让年轻人奋斗去吧。

  想来海上这么大把的时间,等他们回到大夏的时候,这几位少年应该听说读写大食语都流利了!

  秦柯:呵呵,理藩院,真不做人!

  黑娃觉得这段航行,他应该可以放松些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