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机场与春耕_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日上午十时

  一个双机编队的侦察机分队,自太原武宿机场起飞,这是两台KI15型侦察机也叫九七十侦察机,名气他无法与人们耳熟能详的彩云式或者是百式侦察机更加闻名,但是在中国他却是被使用次数最多的侦察机。

  在二战时期曾被生产过700多台。1933年被日军陆军所使用,由于当时中国缺乏在速度上与其相媲美的战斗机,所以无法拦截。

  这种战斗机也曾在南洋战场所使用过,但是不久之后就被淘汰,那里可不是中国战场,无论是英军还是美军都不乏可以在速度上超越他的飞机。

  但是在中国,他依旧是以五百公里的最大航速,而称雄一时,要知道当时华北的天空已经看不到任何一架中国空军的飞机了,仅有的一些飞机蜷缩在西南一角舔舐着伤口,直到在苏联和美国的援助下,才逐渐获得了一点空中优势。

  当时,中国的飞行员在素质上虽然不属于日军飞行员,但是机型的落后,飞机的匮乏,明明每一次都在打胜仗,但是却不得不步步后撤,直到退到了昆明再也无路可退。

  10:30

  榆社县城上空飞掠而过两架飞机,直奔蟠龙镇一带,因为没有遇到敌机的可能,这两架飞行直接就是是呈基本飞行队形飞过来的,而且似乎是为了耀武扬威飞的很低,只有一千多米如果不是这里有大山,还会飞得更低。

  10:50

  蟠龙镇的前沿观察哨发现了日机两架,随即放到了信号树,长治这种地形信号树的使用使得消息的传递更加的便利,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地形下,一句“望山跑死马”形容这种地形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地面上消息的速度怎么赶得上天生飞机的速度,就在王立几人在商议事情的时候,两架飞机已经朝着石泉而来。

  还好万泉山一带的情报员实力好,提前做出了预警,于是新十旅几千人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分散隐蔽到了早就挖好的隐蔽壕里,只剩下一个连在假装种地。

  毕竟已经平整好了地面,如果一个人都没有反而显得不正常,如果我有八路军在种地,那么正好和日军固有的思维所契合。

  在日军眼里,八路军不过是一群泥腿子,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重新拿起锄头去种地,是很正常的事情。

  “0134,0134,这里是0133,这里是0133,收到请回答。”长机的飞行员长野一郎在电台内向自己的僚机询问道。

  “0134,收到,完毕。”僚机飞行员吉良吉影显然有些不开心,这里都是一片山区,能有什么大事情,多希望去轰炸机当飞行员,哪怕去战斗机也好啊,总比在这里当什么侦察机飞行员要好得多。

  那个奥宇喜多吉不就是因为是天蝗侍从官出身嘛,从来都没有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