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制杖魔法_诸天:霍格沃茨的转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制杖魔法

  第二天,林德就宣布把建立社团的工作交给布莱丽娜负责了。

  说起来真好笑,不久前他曾高高在上地否决研讨会,认为这是无趣的结社。由他牵头的秘密社团,却还得让布莱丽娜主持。林德原先自诩英明的领袖,现在看来,他不是这块料。

  “学院也是一样。首席法师总是忙于各种实验。大部分工作都是米拉贝勒女士负责。”昂蒙德对此结果没有惊诧,只觉得很合理。

  扎格也表示,“让林德法师浪费时间在政务上,是对魔法的可耻背叛。”

  林德的研究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他之前一直在研究的魔法体系,其灵感来源于一款名为《Noita》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主人公是一位追寻炼金奥秘的女巫,通过收集法杖,对法杖内的法术进行排列组合,达成有趣的法术效果,帮助主人公战胜强敌,探索危机重重的魔法世界。

  这款《Noita》游戏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法术编辑了,游戏中的法术效果千奇百怪,可以根据性质分成好几个类别,其中最基础的两个类别是“投射物”,以及“投射修正”。

  倘若把一根法杖里的法术类比为一个叙述句。那么投射物就是名词,投射修正就是形容词。

  比如一个火球术,就是投射物。而投射修正则会给火球术提供额外的特性,比如“伤害增强”、“延长存在时间”、“加速”、“追踪”等等。

  林德之所以想要复现这个魔法体系,就是因为在大量堆砌“投射修正”等特效后,一个最基础的,个位数伤害的法术,都可以爆发出每秒数千万、上亿的伤害数值。

  《上古卷轴》世界的魔法,可以作为“投射物”,《哈利波特》世界的魔法,可以作为“投射修正”,比如将复制咒应用在冰锥术上,那么林德可以在一瞬间释放上百根冰锥,一下子从狙击枪变成了加特林,这谁看了不迷糊啊?

  听起来很天方夜谭,毕竟就像林德自己说的,这两种魔法体系遵循的是不同的本源,一种是很严谨的“因为所以科学道理”,另一种是很绿皮的“俺寻思这魔咒能行”。彼此间有一道鸿沟。

  但林德已经渐渐摸索出一点门道了。

  “法术”和“魔咒”的联合应用并非不可能。就像找出两个多项式的共同解,有些答案是一眼自明的,比如“冰锥术”和“飞去咒”,通过飞去咒给冰锥提供一个更大的飞行初速度,能十分直观地提高杀伤力,再比如“火球术”配合“膨胀咒”,让火球的杀伤范围扩大至原先的四五倍不成问题。

  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就不值得林德为此苦心钻研了。他想要找到更多解,乃至一个终极的通用解。如果能将“索命咒”与“闪电链”结合,让阿瓦达啃大瓜以闪电的速度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