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_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德意志的三十八条关税,使境内交通陷于瘫痪,他们无异于把一个人的手脚捆紧,不让血液流动,只有废除内部关税,建立一个全联邦的统一税制,才能恢复国家贸易和民族工业,也有利于劳动阶级。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德意志关税同盟之父,《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的挑战者,他的一生堪称传奇。(这里一直用全名,是为了和后面的音乐家李斯特区别开。)

  1789年8月6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罗伊特林根接受了洗礼。

  (通常婴儿出生当天进行洗礼)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出生在一个工匠家庭,他父亲是一名有名的皮匠。他的学生时代还要兼职制皮学徒,帮他父亲工作。

  但很快他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并且通过了符腾堡王室的财政官员考试,成为了一名政府文员。

  在政府工作几年后,由于工作能力优先被送入大学成了一名教授。

  谁也不会想到这仅仅是他开挂的人生的开始,之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离开大学,成为了符腾堡工商联合会会长。

  在这之后他又成为了符腾堡的国会议员,此时他刚刚年满三十岁。

  之后他离开了符腾堡,前往新大陆(美国)。在美国建设农场,开办报纸,并且开办了一家铁路公司,最后用赚到的钱购买了一座矿山,还在闲暇时编写了《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在之后甚至被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任命为美国驻德意志联邦总领事。

  1832年他回到符腾堡,开始勾画一个涵盖全德意志的铁路网。

  但他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封建割据和资产阶级的狭隘的惟利是图本性失败。

  最后只得到了一条全长115公里的阉割版铁路,从莱比锡到德累斯顿。

  弗里德里希为了建设铁路和别人一合作开了一家股份公司,只不过本应属于他的股份,被向他保证“莱比锡人”不同于“美国佬”,德意志人不骗德意志人的两个朋友骗走了。

  两个骗子让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确信,当时剩下的事情不过是走走程序而已,故而他没有在契约书上签字。

  等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对方已经套现成功并且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终这次投资不但没有为他带来任何收益,反而使他损失了一万塔勒。

  有些落魄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不得不住进了廉价的家庭旅馆。

  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却发现房门居然是虚掩的。

  他立刻冲进房间里,一位老绅士正在他的房间里悠闲地喝着茶,站在他旁边的侍从则颇为英俊魁梧,目不斜视,一看就知道是权贵的仆人。

  老绅士放下茶杯,率先开口了。

  “李斯特先生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