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8章 欧洲吕布_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当时荷兰是一流列强,海上马车夫不是白叫的。)

  按照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说法,虽然西班牙丧失了本土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土,又失去了海外殖民的经济霸权。

  同时西班牙本土成了主战场,几乎每个城市都几经易手,民不聊生,死伤惨重。

  但!被疯狂侵犯的西班牙人却团结起来了,而且国内的分离势力也遭到了惨重打击,毕竟战争之下玉石俱焚,所以这是有利于中央集权政策推行的有利条件。

  法国来的国王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中央集权、启蒙思想、科学技术,合着没有法国人来技术和思想就不会扩散了,哪怕是英雄史观也不敢这么吹。

  总结虽然西班牙成了一片废墟,并且丢了一大半领土,但是它进步了。

  这其中唯一“任劳任怨”,还有那么一点“小亏”的就是英国了。

  他们为了世界的和平,不远万里来欧洲参战,顺道还拿走别国多余的领土和贸易特权,将那些肮脏的金钱全都放在自己的兜里,这是何等的“国际主义精神”,竟引得后人争相效仿。

  “我大盎格鲁撒克逊突出一个助人为乐,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

  虽然重铸哈布斯堡家族荣光很诱人,但是太阳王的下场已经摆在眼前了,而且缺煤少铁的西班牙在工业时代的衰落几乎是必然,所以任劳舍尔大主教说得再天花乱坠,弗兰茨也是兴趣缺缺。

  普鲁士是奥地利帝国在德意志邦联内最大的对手,虽然此时还很弱小,但是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普鲁士扛起来统一德意志的重担,最后打败了奥地利和法国成立了德国。

  历史上奥地利也曾经想和普鲁士联姻来加强在德意志邦联内的控制力,但是遭到了从上到下的极力反对。

  不过当时的大背景是两国在黑森问题上交恶,而且奥地利帝国自身也在风暴之年中遭受了重创正处于低谷期。

  但此时的奥地利在普鲁士眼中完全是庞然大物,不但是德意志邦联的主席,还是德意志关税同盟中最大的实体。

  同时国际影响力也是大得可怕,再加上神圣罗马帝国的传统,让普鲁士完全看不到希望。

  此前的难民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甚至连普奥边境开不开放的话语权都不在普鲁士手中。

  两者地位的差距和心态的变化极有可能会影响所做的决定。

  如果与普鲁士联姻将极大地缓解两国的矛盾,不过想以此来吞并普鲁士是不太现实的,但也许可以达成和平瓜分德意志的结果,或者是让德意志邦联维持原状。

  如果想要重建神圣罗马帝国或者是采用大德意志方案,那么普奥之间必有一战,并不会因为所谓的同盟或者是姻亲就能阻止。

  至于维持原状也只是暂时的,当一个野心家,或者一个不那么聪明的国王上台之后战争依旧无法避免。

  因为统一是大势所趋,弗兰茨所做的不过是将战争延后了而已,战争发起的根源并没有消失。

  不过哪怕是打赢了也很难创造所谓的大德意志,因为列强们不是傻子,多国干涉加上包围网是难免的。

  如果强行统一,那么不过是一战的复刻而已。

  普鲁士的适婚公主有两位,一位是咸蛋亲王威廉一世的小女儿路易丝公主,另一位是现任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的四弟家的夏洛特公主。

  路易斯公主1836年出生此时10岁,1851刚好到适婚年龄,内战也刚刚结束。

  夏洛特公主1831年出生和弗兰茨的年纪相仿,只不过有点短命,1855年就死了。

  两人在家里都比较受宠,同时也都对政治毫无兴趣,是非常典型的十九世纪公主形象。

  与普鲁士联姻的阻力更多的是来自霍亨索伦的家族和教会,虽说哈布斯堡家族并不是没有异教婚姻,但是弗兰茨天生圣人的人设已经打出去了,奥地利教会方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同样普鲁士的教会也会十分反对,实际上在俾斯麦上台之前普鲁士就没人能解决国内的宗教问题。

  尤其是科隆大主教甚至和资产阶级密谋推翻普鲁士王朝,建立天主教商业共和国。

  1842年普鲁士国王不得不下令继续修建那个耗资巨大的科隆大教堂来换取一部分教士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