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一章 为了火锅_守捉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老人家生前的交代,在长安的家门口挂上一副对联,上联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联为“人间正道是沧桑”,韩平安在叶勒城外五里亭的送别歌也随之传唱。

  大唐盛世,天子好文儒,饱学之士辈出。

  这副对子和这送别歌很快就传遍的长安,尤其送别歌,几乎成了与亲朋好友别离时必吟必唱的曲目。

  这么大动静,自然瞒不过天子的耳目。

  可能意识到这千古绝对和别离歌会流传千古,后人只要提起就会说林使君是怎么死了,而他会因此成为遗臭万年的昏君,顿时雷霆大怒。

  命人彻查之前查办太子和林使君的官员,发现太子和林使君确实的冤枉的,严办那些大肆搞株连的酷吏,给林使君平反,命林使君的儿子入朝为官,太子也因此逃过一劫。

  林使君并没有贪天之功,生前交代过老仆要给韩士枚和韩平安扬名,因为只有用他的死并借这千古绝对,才能让韩家真正的转危为安。

  当年送公主和亲的大臣已以太子少保致仕,得知林家挂出的怨对和传唱的送别歌均为韩士枚的儿子韩平安所做,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进宫请罪。

  天子搞清楚来龙去脉,气得又砸了一堆东西,恨不得把韩士枚锁拿回长安凌迟。

  可家丑不可外扬,况且韩家父子的名声那么大,于公,不能自毁长城。于私,虎毒不食子。

  经过一番权衡,让韩士枚做安西四镇节度长史,借王庆祥之前呈报祥瑞的由头,封外孙韩平安为叶勒大都督。

  太子的危及解除了,既感激恩师也感激韩家父子,就在他得知韩士枚竟是自己的妹夫,韩士枚的儿子竟是自己的外甥时,安乐山起兵造反,连向几城,直逼长安。

  天子调陇右、河西、北庭和安西的大军入关平乱,安伏延从四镇抽调三千精锐回援,安西军刚抵达敦煌,就收到长安城破,天子出逃的消息。

  太子在逃亡路上授意禁军兵变,逼天子诛杀国舅和贵妃,然后跟天子分道扬镳,去朔方登基,遥尊逃往剑南道的天子为太上皇,并命韩士枚为安西大都护兼安西四镇节度使,封韩平安为叶勒郡王兼叶勒镇使。

  由于叛乱的是藩镇,他再也不相信藩镇,不设主帅,以宦官监军。

  安伏延在宦官监军的瞎指挥下,不幸战死。

  战乱整整持续了九年,并且只是平息了战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吐蕃则趁机攻占陇右、河西,切断了长安与西域的联系,甚至一度攻占过长安,因为夏天太热才撤兵。

  长安对西域一无所知,以为西域已沦陷。

  事实上吐蕃因为隔着大食并没有进犯安西,韩平安在老爹支持下埋头发展了十四年。直到曾帮皇帝平过乱的回纥进犯北庭,才露出獠牙出兵,一举击溃了回纥和依附回纥的三十几个小部落。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