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五章 进攻暂停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后勤充沛,补给方便,力量集中。

  河流两岸活动范围对于大规模军队来说极为有限,离开河流和铁路相当于离开补给线,这也限制了第6集团军的活动范围。

  然后在华夏的轰炸下,第6集团军的1个又1个重要设施被轰炸,因为各类设施建设时从未考虑过轰炸问题,所以华夏人的轰炸效果出奇的好。

  军火仓库、运输线路、指挥部、兵营等设施在正式接战之前就被摧毁,第6集团军集中力量就是在送菜。

  没了这些设施,凭借战士的勇气,奥斯曼人最多能守住华夏人的第1波攻击,很快就会因为弹药耗尽得不到补给而不得不进行近战。

  然后在近战中被华夏人的轻机枪、霰弹枪、手枪、手榴弹等打散。

  所以东线奥斯曼第6集团军1直在退,第3师仅仅凭借1个师就1直追着1个集团军打。

  “汽车在沙漠上行驶的故障率确实有些高,而且满载货物后还不能拉重装备。”

  “而且附近也没有加油站,汽车要用的汽油,都得从阿拉伯1点1点的用汽车运过去,这么长的距离,损耗很大。”

  “奥斯曼人的第4集团军还是挺聪明果断的,不像咱们面前的第6集团军,行动迟缓、犹豫不决。”

  黄正方看着地图上,奥斯曼人3天撤了2百公里的示意图,忍不住感叹道。

  在平原上,摩托化部队1天行军1百公里那是不达标的,标准的1天行驶个2百公里左右才算正常。

  但是那是在平原,卡车能够随意超载,粮食补给也能“就地征集”1部分,后勤压力较小。

  而在沙漠中,1天行军1百公里,对于华夏来说有些超纲了,要知道这不是35个人,而是3个师5万多人,沙漠中维持5万多战斗部队的补给,消耗十分巨大。

  别的不说,光是每天的淡水补给所需要的运力就不是1个小数目,占领的那些小镇的水井根本不能满足大军所需,还得用水车从后方运。

  人1天不喝水只会觉得口渴,在沙漠的高温中工作的机器,1天不喝水他就敢罢工。

  所以西线的部队根本不能进行高速穿插和迂回作战,因为他们离不开后勤补给线,补给线延伸的速度决定了进攻的最高速度,1天行进几十公里那就是进步神速了。

  顶多有几支精锐小规模部队能够获得资源倾斜,携带大量车辆带足补给物资高速冲锋,追上奥斯曼人并吃掉1部分,但是对于整体战局没有影响。

  数十万人的大战中,1两个营或者团规模的部队,砸进去水花都冒不出来1个。

  “西线物资供应主要依赖海法港和图赖夫,海法港占有港口的便利,但是向东没有进行道路修整,运输困难。”

  “图赖夫到科威特有公路相连接,运输效率还行,但是运输路线较长。”

  “奥斯曼人这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