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1章快速发展_抗日之无敌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台台看似普通的机床却是代表着工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曾几何时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看如今175工厂内清一色的国产机床,甚至还有不少的国外人才自愿的来到175学习先进的制造水平。

  同时也会一遍又一遍的感叹,工业的繁荣昌盛。

  不多时,刘豪杰就带着苏阳等人来到了175工厂最先进的一座车间,只见足足有两个足球厂那么大的厂房内密密麻麻的摆放了近千台的精密车床。

  刘豪杰介绍道:“咱们的这些车床不仅制造军工,还承包了许多的国内汽车制造商的精密部件,甚至有许多外国厂商,来咱们175工厂参观学习,咱们目前的生产力高过国外同等规模的厂房足足五倍有余!”

  这方面苏阳倒不是很惊讶,因为从改革之初,苏阳提供的机床图纸就是来自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产力方面苏阳本不担心。

  刘豪杰这边倒是越说越兴奋:“先生,我敢向你保证,再过几年,全亚洲……不全世界的制造商都会争先恐后的来咱们175求着咱们帮他们生产技术部件。”

  作为175工厂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刘豪杰曾不止一次的询问那些苏阳亲自派人送来的工程师,这种机床的图纸来源于何处,不过那些工程师从来都是不苟言笑,不论自己怎么询问,他们都是默不作声。

  刘豪杰当然不是笨人,那些工程师不说,肯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甚至可能会牵扯到先生,一想到这里他也就不敢仔细追问了。

  苏阳看着车间内轰轰作响的机器,忍不住的喜笑颜开,全国基础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根本是离不开这些车床的,当今世界战乱减少,我们必须快速的从一个农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大国,然后才能在世界经济体内获得足够的利润。

  重工业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那么次一等的轻工业,在民间则显然更受到重视,以来技术难度不高,二来也不如制造业那么烧钱。

  那种用钱去堆技术的重点工程,除了国家能这么干,民营私企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

  鬼子战败后,在苏阳苏先生的号召下,全国都行起了一股改革创新的浪潮,众多企业家都称这是五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大改变。

  苏先生雄心壮志,身为公民,自然也是不甘拖国家后腿的。

  于是响应苏先生的好长,大批有过留洋经历的知识青年跟随着时代的大浪潮加入了国籍现代化的建设浪潮之中。

  包亮就是这批年轻的企业家之中的佼佼者,多年以前,他曾在鹰国留学,学习到了大部分鹰国企业家的成功经验。

  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充沛的人力资源,但大多数人的受教育程度都不是很高的,最顶尖的那部分知识分子忙碌在国家建设的一线洪流之中,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