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恩赐福报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临这处制高点,谨慎的掌控全城局势,虽然也知道伤亡在所难免,也知道这是明军多年来,难得的大胜,但是他依旧心痛。

  虽然1比4的战损,放在以前是不敢奢望的。

  萨尔徐之战,后金以极小的代价,使明军损失近五万余兵力。

  大凌河之战,皇太极率军围杀明军将近三万人,俘虏近两万人。

  松锦之战,大明十三万大军灰飞烟灭……

  大明与女真人的各场战争中,胜少败多。如今攻旅顺、夺金州的大胜,必将载入史册。

  林元泰沉吟片刻,缓声道:

  “给战死的兄弟立碑!将斩杀的2800多建虏的头颅,一半悬挂在城门和城外道路旁。另一半遣人往北边运去,挂到复州境内。”

  “遵命!”士卒郑重行了一个抱拳礼。

  “派2000人回旅顺,帮助郑总兵尽快摸清土地,开始分田!”

  “遵命。卑职这就点兵回去。”

  战斗结束后,金州城外没有选择南下的汉人也进了城,与城内的同胞一起,兴高采烈的帮着明军处理后续事宜。

  那些身强力壮的,开始帮助明军修复倒塌的城墙。

  那些老弱妇孺,尽自己所能的帮助明军做饭熬粥、修补衣物。

  那些能读会写的,早早被征往府衙,当日就开始了田产造册、人口登记、厘清城内物资等事务。

  他们发现这些明军跟自己记忆中的不一样。他们杀起敌人来凶狠冷酷,对待百姓却异常温和。

  不像大明曾经的官兵,杀虏无能,剿匪无力,扰民第一。

  ……

  先一步赶往旅顺的汉人,一路都处在惊叹中。

  他们惊奇的发现,辽南已经征战数天了,金州以南的农田竟然完好无损。

  他们震惊的看到,去往旅顺的路上,每隔五里,路边就有一棵挂满辫子头的大树。

  等他们陆续赶到旅顺,当他们看到队列整齐的大明官兵,看到城头高高飘扬的日月旗,便有种回家的感觉。

  他们更看到赤红飞龙旗,湛蓝苍龙旗,苍翠跃龙旗。得知那是崇祯皇帝新成立的大明新军,民族自豪感充斥了内心。

  郑芝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城头,向内看熙熙攘攘的百姓,向外看源源不断进城的金州百姓。

  “这是我的旅顺!这些人都是我辖区内的子民!哈哈哈……”他时常这样痴笑。

  更让他开心的是郑森临走时给他说的话:

  “皇上有意将旅顺建成北方最大的商业港口,让大明海上所有的商船来此停泊和做生意!”

  郑芝豹当时就兴奋起来,旅顺啊,大明数得着的不冻港。

  如果朝廷鼎力支持,自己就能成为半官半商的土皇帝,不仅仅是远洋生意的利润,更有商船过往所交的保护费,这白花花的银子,还不都进了自己的口袋!

  所以他马上放弃了偷偷收田赋以中饱私囊的念想,严格按崇祯的旨意,留出部分军田后,将大部分土地分给百姓,同时表明,只要田地主人不离开辽南,朝廷永远不收田赋!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旅顺,百姓争先恐后的帮助明军丈量土地,心潮澎湃的静等分田。

  一天后,金州回援的士卒赶到,分田大业如火如荼的在旅顺展开……

  与此同时,明军中的教导官按计划走出军营,前往田间地头,对百姓展开思想教育。

  他们利用分田说明会的机会,结合田间地头交心谈话的形式,借着百姓分到耕地的契机,潜移默化的传播忠君爱国的思想。

  不仅将感恩崇祯、拥护大明朝廷的思想广泛传播,更将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意识深深植入百姓心中。

  又过了数天,一艘快艇自天津港驶来,内廷二号人物,司礼监提督太监胡开飞,身穿玄色华服,信步下船。

  他环视一眼,看到郑芝豹后,立刻喜笑颜开的走了过来:“郑总兵,咱家这厢有礼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