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8.第九百五十八章破敌 中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刃一般,慢慢地切开了前方清兵顽抗的阵容。

  在李定国等人拼命地护卫和策应下,赵无忌率领五百多名火枪手,蓦地从清兵的阵容中杀了出来,成功突破。

  望着几百米外,灯火通明的一处小山坡,以及小山坡上那杆白色大纛,和站在大纛下的那个中年男人,赵无忌开始沉声下令。

  “放掷弹筒。”

  “连放三轮!”

  “面向前方,无差别火力覆盖”

  这是赵无忌最后的杀手锏了,哪怕是曾一度被清兵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赵无忌也没有使用掷弹筒,就是为了能在最后真正突击的关头,能杀清兵和皇太极一个措手不及。

  掷弹筒号称超轻型迫击炮,但其性能和制造难度,与迫击炮相差很大,迫击炮性能强,制造难度大,掷弹筒则相反,性能弱,但是好制造。

  看似简单的迫击炮,其实制造难度非常高,起码在现在,赵无忌是搞不出来,,所以赵无忌只能退而求其次,命唐维先造了一批掷弹筒出来。

  二战时最喜欢用掷弹筒的是倭国小鬼子,这种性能还不错,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武器,倭国生产了很多。

  毕竟倭国资源不足,技术能力也一般。

  掷弹筒的形状类似一个很普通的钢管,使用中先将发射药盂放于钢管中,然后把手榴弹的尾部也放进钢管里,点燃发射药盂,利用发射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将手榴弹远远掷出。

  掷弹筒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底部封闭的钢管,以及若干份发射药盂。

  结构简单,性能也弱。

  相比迫击炮射击的远距离,掷弹筒的射程只有二百米左右。

  但这已经足够。

  二百米的距离已经超过了火枪和弓矢的射程。

  所有的明军都得到了命令,除了少数明军依旧放枪掩护之外,其余明军士卒都开始从腰间解下那个不大的钢管,开始往里面装发射药盂。

  片刻之后,极其壮观,堪称是遮天盖日般的手榴弹,纷纷在掷弹筒的发射之下,向着不远处如潮水般密集的清军阵营中飞了过去。

  见到此情此景,皇太极蓦然色变!

  “护驾!”几名忠勇的清军士卒大声喊道。

  随即一个又一个忠心的士卒,向着皇太极的方向跑了过去,纷纷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皇太极的身前。

  轰隆隆的巨响不断在远处炸起,猝不及防的清兵们被突其而来的手榴弹给炸得人仰马翻,四处飞溅的钢铁碎片伴随着强大的冲击波,顿时便将明军面前厚厚的一大层清兵,给炸了个干干净净。

  此时此刻,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孔有德,都被这一波密集的手榴弹给炸得人仰马翻,一千白甲兵和那五百弓手鸟铳手,此刻也是死伤惨重。

  趴在地上的赵无忌抬起头来,他有些失望地看到,前方的那杆白色大纛虽然已经被炸得破烂不堪,却依旧在狂风中傲然屹立,而在皇太极的身前,也有三四个忠勇士卒紧紧地挡在前面,如此猛烈的炮火下,皇太极竟然未损分毫!

  身后的清兵已经开始弃了李定国等人,返身向后追杀而来,企图回援他们的大汗,时机稍纵则逝。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