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一章杖毙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又不高。

  但是自己刚刚惩罚过了多铎,没收了他一半的牛录,而今多尔衮以此为由,希望让多铎将功折罪,皇太极一时却也是不好拒绝。

  眼看皇太极陷入两难境地,济尔哈朗想了想,便也含笑而出,“臣愿陪同豫亲王一同前去锦州,为大军先锋,肃亲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此等冲锋拔寨之时,还是交给臣等代劳罢。”

  皇太极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如此也好,便有劳两位亲王了,出兵之日,便定在半月之后。”

  皇太极与众人在御书房中商议了许久,关于此次进军的路线,沿途的补给,有哪些将领会参与,而又留下那些将领镇守盛京,以及万一明军从旅顺口,皮岛两地袭扰时该如何应对,逐一地商量并敲定了对策。

  随后,皇太极又令饶余贝勒阿巴泰率四千人镇守金州,以震慑旅顺口和皮岛的沈世魁所部,又令朝鲜出四千士卒相助阿巴泰,再出一万民夫以及粮草若干,协助清军在锦州的军事行动。

  在与赵无忌的交战中,见识到黑旗军火器的强大威力之后,皇太极又决定大力发展孔有德的炮队和火枪队,他一口气投入了十万两银子的巨款,交给孔有德造枪造炮,以及训练招募士卒之用。

  皇太极最后留下大贝勒代善率三千人镇守盛京,其余精兵悍将,悉数跟随皇太极的主力大军,在一月之后,出征锦州。

  此战意义重大,若胜,将重新树立对明军的战略优势,若败,则大清国便会遭到灭顶之灾,可以说,皇太极是把国运赌在了这一战中。

  一直商议到天色已晚,众人方才纷纷散去,眼看御书房中再无他人,皇太极这才有些疲倦地坐了下来,刚才在众人面前那副神采奕奕的样子早已消失不见,此刻的他,看上去有些虚弱。

  为了今日的朝会,为了对付多尔衮,皇太极暗中谋划了许久,前几日有关多尔衮的流言,也被皇太极所利用,他不但不加以禁止,反而有意无意地纵容流言的传播,目的就是为了给多尔衮施加压力,激起其他满清贵族对多尔衮三兄弟的不满。

  随后在得到蒙古王公们和满清大部分贵族的支持下,皇太极方才召开朝会,并在朝会之上,狠狠地把多尔衮三兄弟之中最为跋扈的多铎给收拾了一番,再度竖立起了自己在朝中说一不二的威信。

  断臂之处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如今已经不再疼痛,但是皇太极心灵上的创伤,却是迟迟难以愈合。

  皇太极一动不动地坐在龙椅上,他把头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似是已经熟睡过去,直到半个时辰之后,他方才站起身来,步伐坚定地向外走去。

  刚才的疲倦和低落情绪俱已消失不见,此刻出现在宫中的,依旧是那个威严庄重,犹如海洋般深不可测的大汗。

  皇太极在宫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