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三章崇祯的愤恨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石头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顿时便从百姓的人群中飞了出去,砸在了这些早已毫无知觉的首级上。

  更有激动的百姓嚎啕大哭,当场便不顾一切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嘴里一面念叨着,一面泪如雨下痛哭不止,似是在祭奠死去的亲友。

  也有激动的百姓想要冲上前去,损毁这些已经毫无知觉的首级,为死去的家人报仇,但车队两侧的明军士卒们及时阻止了他们,这些首级,朝廷还有用。

  在这样一片纷乱的气氛中,九千具首级终于抵达了京师城门之外。

  已有兵部的相应官员守在这里,与押送首级的明军交接了手续,正式接受了这批首级,并将它们妥善安置,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按正常的程序来讲,取得如此大胜,当今皇上极有可能会以这些首级献俘太庙,以告慰列祖列宗,并炫耀武功。

  次日上午,建极殿平台之上,崇祯皇帝再度于这里和手下的重臣们议事,刚刚从西北急援来京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也在这里。

  原本孙传庭并没有接到让其上朝的旨意,原因据说是孙传庭之前曾因某些事情得罪了杨嗣昌,杨嗣昌便故意疏漏了他,有意无意怠慢他,阻挠他上朝,但崇祯皇帝不知怎地,今日突然想起了立下擒获高迎祥大功的陕西巡抚,于是崇祯皇帝降下旨意,命孙传庭与洪承畴一同觐见。

  自葫芦峪大捷以来,对赵无忌的封赏,崇祯一直没有表态,众人皆以为皇帝乃是为了慎重起见,要等到首级进京,验证无误后再行定夺,其实崇祯是另有想法。

  在崇祯的内心深处,德王其实并不重要,他口口声声所谓德王是先帝最爱的子嗣,一定要救他出来,其实那不过是崇祯的借口而已。

  德王只是个试金石,一块专门用来测试赵无忌的试金石。

  此时的大明,和历史上的宋朝略有相似之处,都有一个强大而侵略性强的北方邻居,徽钦二帝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崇祯对此也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也会又朝一日,重蹈宋朝皇帝兵败被俘的覆辙。

  崇祯当然知道皇太极那里有五十万百姓,他也知道百姓比德王重要,但他一直坚持要赵无忌去救德王,就是想看看赵无忌的内心。

  这是一个纯粹的忠臣,还是一个自有主张,不易被驾驭的能臣。

  若是忠臣,崇祯便准备用自己所有的能力,竭尽所能去栽培他,将他收为自己的心腹大臣,来日若是清军再度来犯京师,崇祯可以想象,自己培养的这样一位忠臣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前来营救自己。

  但从这三道旨意之后,赵无忌的反应来看,此人很难被人完全控制,在赵无忌心目中,五十万百姓远远重于德王,由此推之,若是来日京城有难,在百姓和皇帝面前,只怕赵无忌会再一次做出同样的选择。

  舍皇帝而保百姓。

  这才是赵无忌让崇祯最为愤怒的地方。

  此人并非一个纯粹的愚忠之臣。

  这样的一个人,能力越强,反而越可怕。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