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少年郎的去向,李佑的伴读_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这里李世民便在文武百官之中寻找魏征的身影。

  果然,很快他便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见到魏征身体微动,李世民却是抢先开口了。

  魏征安抚河北的事情非常顺利,李世民已经准备按照李佑的想法让他管理御史台了。

  不过这样的人员变动就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必然会让满朝官员商议一番。

  所以在此之前李世民出于对李佑的感激,决定先把李佑的事情给办了。

  他看向孔颖达问道:“孔祭酒,目前国子监二馆六学之中,有多少二十岁以下的学生啊?”

  虽然是突然被李世民点名,孔颖达也只是稍微一愣便开口道:“回陛下,现在国子监二馆六学之中一共有一百三十二名未满二十岁的学生。”

  “其中弘文馆三十二人,崇文馆十八人,国子学二十八人,太学二十一人,四门学三十三人,律学、书学、算学之中并无少年学生。”

  见到孔颖达一口气便将数字说出了,李世民的脸色也是流露出一丝的赞赏之色。

  “孔祭酒与国子监情况真是了若指掌,当真是颇下了一番苦心啊。”

  “孔祭酒这般用心,当为众爱卿楷模。”

  这话一出,众人也是一阵的称好。

  尤其是那些儒林官员更是来劲。

  孔颖达知道李世民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问起这件事,虽然李世民现在不说,但他还是主动开口了。

  “不知陛下,突然问起这些少年学生是有什么安排么?”

  “这些少年学生都是国子监重点培养的新鲜血液!”

  虽然不知道李世民要这些人干什么,但是孔颖达觉得自己都应该首先表明立场。

  这些人里面,除了王公贵族、在京的世家门阀子弟以外,更是国子监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天才少年。

  这些少年大多都是战乱之中的遗孤,虽然家族凋零,但却是有着辉煌的过去。

  然而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这些遗孤,孔颖达都对他们寄予厚望。

  身为教育者,他更明白少年对于帝国未来的价值。

  所以他也更加地在意这些少年,一脸警惕地看向李世民。

  见到孔颖达紧张的表情,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孔祭酒不用担心,朕不过是想给他们寻一个好去处而已。”

  “好去处?”

  听到这话,孔颖达更加紧张了,他立刻想到了什么。

  “陛下,这些少年正是学习的时候,留在国子监内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臣听闻陛下在组建新军守卫疆土,但臣以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李世民摇了摇头,正准备说明情况,武将那边的程咬金却是提前开口了。

  “好你个孔夫子,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安排陛下了。”

  “这些少年郎加入新军有什么不好的。”

  “我们在场一众将军,哪一个不是十几岁便上了战场的。”

  “怎么我们程家的两头小老虎到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