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冯诺依曼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置,比如让键入的字母可以被加密成自身是为了阻止对手通过明文和密文比对的方法排除不可能的位置。

  为了防止连续两次键入同一个字母时加密的结果不会是同一个字母这条规律被对手利用,海伦娜还甚至还进一步要求:在电文单词中必须逐步换掉那些比较常见的拥有两个连续且相同字母的单词,比如“”(天气),代之以特征更不明显的单词。

  海伦娜认为,以上这些措施对于对于反制图灵的“炸弹机”,应该还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这些措施对通讯便利性的影响却不是很大。依靠随机数决定密钥和文本顺序表面上看起来比较麻烦,但事实上所有的随机数组都能事先预制成一小盒弹珠分给电报员,电报员发报的时候只需要先摇一摇,然后从里面抓阄就行了。

  除了“恩尼格玛”加密体系外,对于其他类型的加密体系海伦娜也组织人手进行了的探索和2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大质因数分解的不对称加密体系,和基于稀有语言的加密体系等等。

  但是这些加密体系在现在这个年代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依靠大质因数分解的不对称加密体系的密钥太过冗长,再比如依靠稀有语言加密需要依靠精通这一稀有语言的专门的加密和解码人员等。这就使得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都非常麻烦,因此海伦娜只是准备将这些加密方式作为“恩尼格玛”密码体系的补充,以提高重要节点之间通信的保密性。

  ……

  1932年5月,刚刚荣升为汉堡大学数学教授的约翰·冯·诺依曼最近可谓意气风发。这一年他才28岁,这位不到*********学的林荫道上,让人很难在第一时间将他从一群群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学生中分辨出来。

  三年前刚到汉堡大学的冯诺依曼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客座讲师,虽然冯诺依曼自信自己的才能并不比任何人逊色,但当今德国的大学中,教授岗位的竞争异常激烈却是不争的事实。按照冯诺依曼当时的计算,未来三年自己专业的教授职位只有三个空缺,但竞争这三个职位的的讲师却有四十多人!以至于当时冯诺依曼心里都有点打退堂鼓,他甚至计划如果一年之内升职无望,就到以不拘一格招揽人才著称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碰碰运气。

  不过后面的事情显然超过了冯诺依曼最乐观的预期,一切都顺利得不可思议!短短三年时间,冯诺依曼就从客座讲师升格为了正教授,而且汉堡大学竟然还将他的住房和国籍问题也一并解决了,这让冯诺依曼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了。

  冯诺依曼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受到汉堡大学的重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己的恩师——戴维·希尔伯特从哥廷根寄来的那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毕竟希尔伯特是当今世界数学界的泰山北斗,著名的哥廷根学派的领袖人物,汉堡大学对希尔伯特的推荐的人物更加重视似乎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一想到这里,冯诺依曼就对自己曾经的老师兼老板充满了感激。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