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无愧碑_少姝的山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脑的冷汗,这才觉得腰上空空,四下一看,不见了大蛇踪影,可是心中仍然惊骇,抬头见供桌上有油有灯,便颤巍巍起了身,添油将灯点着,伏地轻祷起来,大意是迫于生活窘困造次,求神明莫怪等等,战战兢兢祷告完了,涣散的眼神落到供桌上,就见那桌上出现了好些散碎银两,并有如新写的数行字迹。”

  尹横眯起眼,很是用神地想了一阵儿,“是这么写的:‘道微怅徘徊,稽古知旋反。清流濯襟尘,生涯止心安’,据说这些字,是以“八分”书体写成,点画磊落,骨力劲健,那人念了一遍,再一遍,生了根一般杵在原地动弹不得,待神智清明,才哆嗦着收了银子,恍惚出得门去,从此便发奋功读,回归正途了——喏,‘铺铺灯,三钱银’便是这么来的。”

  (八分,指东汉时期成熟的隶书,左右相背分开,波势挑法明显,脱尽篆意。)

  “爷爷,听这诗意,约莫有劝人弃恶从善的意思吧?”

  “对喽,旧有梁上君子,咱们界休也出了个墓前君子。”

  秀英点头不迭:“一旦沾染恶习,若没能及时改过,那可真是一条道去到黑了。”

  “贼也不是生而为贼的,能劝其回头,实乃大善。”尹横深吸口茶,沉吟起来,视线悠然越过头顶繁密的花叶,直至那散落如棋的星光中。

  “是啊,那石门子从什么时候打不开了?石门子的撬,应该也是石头做的吧?”尹信接着问道。

  (撬,当时当地人们对钥匙的叫法。)

  静了片刻,尹横好似才回过神来,有些含糊其词:“这个,年深日久的,没人知道了吧。”

  尹信失望地唉了一声。

  “郭老太爷呢,无论是不是在清醒的时候,总念叨着‘撬丢了,撬丢了’,我看,怕是没人能问出个子丑寅卯了。”尹毓川忽然失笑,“这次我们还赶上回大戏,他和老夫人,一人抱了支小儿胳膊粗一样的大笔,争着往对方脸上画花,老夫人还说被逼无奈,全为自保。”

  秀英好容易忍住笑,正色道:“老小孩老小孩,说的就是这种情形了,我倒觉得老爷的福气得天独厚,虽说如今是常犯糊涂了,可是你瞧子孙们个个孝顺争气,学馆办得蒸蒸日上,羡煞旁人。”

  “对对,这么想倒也是。”尹毓川一想,立即深以为然。

  “老太爷可不是一直糊涂的,当人们以为他玩耍笑闹,时而说出三两言警语,全家上下自然是恭敬聆听。”尹横对老东家的感情很深。

  尹毓川岔开了话头:“走了这些日子,信儿和少姝姑娘天天都上思大夫那里去吗?”

  “是的爹,医眼和上学一天不落。”尹信斩钉截铁地答道。

  “好小子,等你多学点本事,给爹帮衬些生意!”

  这洪山一带的家户作坊盛产瓷器、香烛、丝布等手工艺品,时有自南边冠爵津渡船而入的胡商,进城来采办了各色货物贩去异域,而尹家的生意,就是把各家作坊的成品收了来,再倒手转卖给各此类商旅。

  “近日,霓夫人身子可有好些呢?”尹横问起来。

  说起霓夫人,秀英满脸的忧心戚戚:“夫人一直说没什么大碍,不过我看她那汤药总没有断过。”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