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0章 崇祯二十一年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不少,其实也没多少。

  至少对于如今的大明朝廷,这点钱真不够。

  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大明朝廷的摊子也比原来大了。

  凭借着户部市易所以及户部银号的收入,内阁六部很是过了两年好日子。

  日子好过了,各种开销也就跟着涨上去,比如官员俸禄啥的,还有工部重修南京紫禁城也花了一大笔钱,所以很快又开始入不敷出。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那就难了。

  没办法节流,就只能开源,内阁就想到了开征商税。

  路振飞带着户部尚书刘理顺找到了崇祯,提出谏议:“圣上,而今大明百业兴盛,朝廷用度却日益不足,是否可以考虑开征工商税?”

  崇祯愣住了,这世道真反过来了,文官居然喊着要开征商税。

  想当年,明世宗、明神宗还有明熹宗想要开征商税,均遭到文官集团的坚决抵制,可是现在文官集团居然主动要求开征商税。

  世宗皇帝他们若是泉下有知,估计都会看懵掉。

  但其实没什么好奇怪,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利字。

  以前大明的工商业基本都掌握在文官集团手中,朝廷开征商税就相当于从文官集团身上割肉,文官集团自然不干。

  可现在,工商业基本都掌握在新文官群体手中。

  何谓新文官群体?简单点说就是勤王士子群体。

  这里不单指勤王士子,也包括围绕勤王士子的整个利益群体,比如山阴郑家,比如新昌徐家,又比如嘉善的钱家。

  所以说现在开征商税,相当于割士子群体的肉。

  这崇祯怎么可能答应?开征商税不仅勤王士子群体利益受损,内务府或者说皇室的利益损失尤其大,毕竟内务府占着各行业将近35%股份。

  就是说,每征三元商税就有一元是内务府贡献的。

  崇祯得有多傻才会拿内务府的钱去补贴户部?没门!

  内务府的钱才是皇帝的钱,进了户部那就是国家的钱。

  内务府的钱崇祯想花就花,但是户部的钱想花可不容易。

  不过这话崇祯不会明着说,只是派人把马鸣騄给找了过来。

  扯皮这种事崇祯真没时间,就还是交给马鸣騄跟内阁扯皮去吧。

  “马卿。”崇祯转移火力道,“路阁老和大司徒跟朕提议开征商税,你就代表内务府与他们讨论一二,如果合适就开征。”

  马鸣騄心领神会道:“臣领旨。”

  如果合适就开征,那就是不开征。

  当下马鸣騄又把张岱也找了过来。

  现如今,张岱俨然成为了马鸣騄麾下的头号得力干将。

  崇祯则带着随从悄然来到清凉山,观看首台车床试车,是的没错,格物科已经把第一台车床造出来,今天上午就要正式试车。

  在格物科大门口,崇祯看到了已经13岁的永王朱慈炤。

  “父皇。”朱慈炤跑过来亲热的挽住崇祯的衣袖,浑然忘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