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3章 大明宪法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勇敢面对,让不同的声音自由传播争论。

  只要心里真正装着百姓,只要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百姓会用他们自己的脚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百姓一时理解不了,可是等到他们撞了南墙,吃过亏,终究有一天会回到正确的道路。

  所以崇祯从来不介意道学先生说话。

  也从来没有过查封翰林日报的念头。

  如果哪一天道学先生销声匿迹,大明只剩下心学一个声音了,崇祯反而会感到担心,因为当一个学说或者说一个思想失去了外部的竞争者,很快就又会变得固步自封,转而拼命阻止更新派的思想涌现出来将其取代。

  总之崇祯不介意道学先生说话,但是矫诏这个话就不能乱说。

  当下崇祯黑着脸说道:“朕虽未给李妃下中旨,但却给了忠贞侯一道密诏,许她擅专之权,若是朕没有猜错的话,忠贞侯应是将此诏给了李妃,否则李妃也没有这胆子在遵义府清丈田亩并推行均田之国策。”

  路振飞便立刻附和道:“定是如此。”

  路振飞的意思就是说,黄道周伱差不多就得了。

  黄道周却一点不领情:“如此矫诏是不算矫诏,但是圣上许李妃领兵在外,此举仍有违太祖高皇帝之祖训,不妥。”

  崇祯原本也不希望李香君领兵在外,再加大半年不见还真有些想念李香君,当即打算就坡下驴将李香君召回南京。

  但是话到嘴边却忽然又改主了主意。

  因为崇祯发现,现在或许是个契机,一个修改皇明祖训的契机,一个颁行大明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宪法》的契机!

  不如借着这个好机会,将皇明祖训修改一下确定为华夏第一部宪法?

  当下崇祯说道:“既然黄阁老说到了皇明祖训,正好四位阁老都在,那么今天正好与朕讨论一下皇明祖训,大明自太祖高皇帝传至朕手上,已历十六帝凡两百八十年,期间世事变幻,天下多有变故,那皇明祖训是否也该与时俱进,做出一定之删改呢?”

  黄道周张嘴刚想反驳,却被崇祯猛一摆手打断:“黄阁老你先别说话。”

  稍稍一顿,崇祯又道:“似首章四方诸夷,安南为太祖钦定不征之国,可是成祖文皇帝不也派大将朱能征伐了吗?又似内宫这一章节,兵仗局等皆已转隶内务府,还有永久废止厂卫是否也要写入皇明祖训?”

  黄道周下意识点头道:“理当如此。”

  崇祯哂然一笑又问道:“这么说黄阁老支持修改皇明祖训?”

  “此节臣支持。”黄道周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但也仅限于此一节,其他章节臣是不会支持的,皇明祖训乃是太祖高皇帝钦定,岂能轻改。”

  “好,既然黄阁老说皇明祖训不能轻易删改,那么被宣宗皇帝修改的章节是否也要恢复到太祖高皇帝时的原版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