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6章 钱荒爆发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太黑心。”

  “臣也觉得这价格太黑心。”钱默道,“但是今年湖广的粮价就只有这点。”

  “谷价太贱,会伤害到农民的积极性,那么明年他们就不会再种粮食了,这不行。”崇祯断然说道,“就按往年的行价收购粮食。”

  钱默道:“往年的行价是每石五钱,那就需要四千万两。”

  崇祯道:“四千万两就四千万两,银子的事朕来想办法,你就只管去收购,朕要那八千万石粮食全部进入内务府粮仓,不许一粒流入黑心粮商之手。”

  “领旨。”钱默恭声应诺,又道,“不过圣上,银子的事?”

  很显然,钱默还是担心没有银子,那就还是得向百姓打白条。

  崇祯道:“是这样,朕这次从云南得了八百多万两现银外加价值五千万两的珠宝,所以银子的事你用不着担心。”

  钱默这下才真的放下心来。

  打发走钱默,崇祯开始考虑如何解决钱荒的事。

  说实话,钱荒的到来让崇祯有些措手不及,他原以为要到明年年底才会爆发钱荒,却没想到提前了足足一年多的时间。

  不过这也足以证明江南手工业的发展有多迅猛。

  崇祯现在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南京看看,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至于怎么解决钱荒,银本位就得大量开采白银,金本位就大量开采黄金,只要市场上的白银或者黄金供应充足,钱荒现象自然也就消失了。

  大明朝是银本位制,但是指望开采白银来缓解钱荒这个法子显然行不通。

  因为就算产银最多的云南,一年下来也不过开采出十几万两,这点银子怎么可能缓解得了钱荒?只怕是塞牙缝都不够。

  所以现在就只有两个法子。

  一是掠夺伪顺和建奴的银子。

  把伪顺和建奴手中的3亿两存银全都掠夺过来。

  不过这个法子只能缓解一时,治标却治不了本,即便是把这3亿两存银全部掠夺过来也是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顶多一年就又会爆发钱荒。

  所以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发行银票,并且赋予银票流通属性。

  只有采用银票制度,皇家银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那么皇家银号只要向诸如工商实业银号、航运造船银号以及水利粮食银号这样的商业银行投放一个亿的等价银票,就能在市场上产生三亿甚至四亿的流通性。

  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最高可以达到7.5倍。

  但是以大明的工业发展水平,能有三倍的乘数效应就不错了。

  崇祯估计,皇家银号至少需要再投放一亿银票,这样就可以在市场上产生价值三亿到四亿两的流通性,这样一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就从三亿两白银变成了六亿两白银,这一来钱荒就会消失,甚至于有可能反过来发生通货膨胀。

  所谓银票,其实就是大明版人民币,关于这个,崇祯甚至连印钞技术都已经储备好。

  旦有需要,直接就可以让债券印刷厂大量印刷,当然,防伪技术尤其密字技术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注:有读者反映作者偏离了主线,太过锁碎,但是真没有,因为现在剧情已经全面铺开,该交待的人事物一定要交代到,不然后面用到的时候就会显得突兀,所以建议喜欢看建奴剧情的可以跳章阅读】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