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百一十章 称帝,嗯?_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曹是一个狠人,这个是不消说的,但是有些时候,确实是过分了!有必要么?

  百姓追思前朝,那是前朝也得有可以追思的地方才行。现在的形式是,百姓们刚从前朝的暗无天日中被李哲救了出来,他再怎么糊涂,也不可能去追忆那大饥荒大瘟疫的生活吧!

  现在,时间才刚刚过去两年,可正是百姓们对李哲的朝廷最感激涕零的时候,有什么理由再去制造战乱。因此对刘氏皇族斩尽杀绝就完全没必要了,只要刘氏皇族能够老老实实识时务为俊杰,李哲也没必要去将其斩杀殆尽。这天下,刘氏皇族可是太多了,拐弯抹角的,少说也有几十万,他李哲有本事杀得过来么?

  这个,李哲还真的准备高抬贵手一把!

  今后朝廷的稳定,就看李哲自己的了,若是能做的好,自然是万民拥戴,若是做不好,烽烟四起也是必然!这干系,和有没有刘氏皇族的关系是有一点,但是却也真心不大!

  于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公元203年春,一月六日,刚刚恢复了正常办公秩序的明王内阁诸部大人兵部尚书曹操、工部尚书苏散、礼部尚书王朗、吏部尚书华歆、户部尚书荀彧、刑部尚书糜竺等联名上奏,乞明王李哲承天应命,登基为帝。

  消息传出,朝中立时轰然响应,风潮大起,诸部大臣,枢密院,大理寺,御史台,文武百官唯恐落了后手。恳请称帝的奏章如雪片般飞进了内阁王府。

  明王李哲谦虚非常,推脱不已,言道拯救百姓,乃是自家应尽的职责,岂肯窃据大宝?

  岂料文武百官态度异常坚决,和李哲竟然在大殿上打起了擂台,历数中华数千年历史典故,声言这世间,非明王不可以安定天下,不可以至百姓安居乐业,为了黎民疾苦,为了天下太平,请明王无论如何勉为其难一下,替天下苍生担当这么一副重担!

  明王闻言大怒,怒斥诸位文武百官,言其至尊上于不义,接着在大殿之上的众目睽睽之下,声泪涕下,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表白,诉说了自己这些年的含辛茹苦,疲累不堪,诉说了自己对田园林下生活的无比的向往,怎么说就是不肯接下臣工们的招数!

  可这大臣们也不是白给,都是绝对的实力派演员,在明王殿下的出招面前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态度,一个个尖牙利齿言辞恳切那是不消说的,一个个激动起来,甚至敢对李哲这个神人严词厉色,言道明王殿下不担当这个职位,那就是对天下百姓不忠不义,如果以此导致天下倾亡,那就是对人民对社会的犯罪!

  最终明王寡不敌众,口舌应对不及,忙仓皇逃回王府。大臣们还是不依不饶,又追着围在王府前面,拥挤的水塞不通,哭天抢地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一群平日里万分重视自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