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章 三十个尚书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造和库存……权位太重了。

  一旦兵部尚书参与谋反,将士和武器都齐备了。

  所以必须要分化。

  “你兵部掌管那些事务,其下又有多少官吏?”朱元章用的还是那一套。

  “禀皇上,兵部掌管……”陈亮一一叙述。

  “兵部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别掌管军械,征调,和军士训练。”朱元章道,“三个部直属皇帝管辖,其五军都督府建制不变。”

  兵部因为起特殊性,因此划分的比较少,而且要直属皇帝管。

  “臣遵旨!”陈亮道。

  ……

  “皇上,如果非要改组六部的话,臣建议先改组一个部。完全改组完成,观其成效之后,其他部门逐步跟进。”这时刘伯温谏言道,“如果一下把六个部全部改了,朝廷的建制变化未免太大。各部官员无法短时间内,熟悉各自的职权和办理事务。”

  刘伯温的建议也很有道理,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不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新官上任,需要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

  如果一下改组很多个部门,新官太多,整个朝廷建制,很可能变成一盘散沙。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让朝务无法正常进行。

  “不错,新增的各部官员上任之后,必须要有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李善长也道。“老臣的建议,也是先试行一两个部,然后逐步推行。”

  “你们二位的担心有些多余。”朱元章道,“新增的各部官吏,都是由各部旧官吏升迁上来的。升为尚书之后,处理的还是他们原来的事情,不过职位变了而已。”

  安装最新版。】

  “他们对自己的职务早已熟悉,何须熟悉过程?”

  “况且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刚刚得到升迁,必定会为朝廷竭心尽力办事。所以他们只会比以前做的更好,而不是弄的一团糟。”

  “此外,这也是对他们能力的一种考验。如果升了官反而办不好事情,那就证明他们以前就没有能力办好以前的那些事情,是尸位素餐,咱正好换人。”

  “皇上英明!”群臣闻言,纷纷说道。

  “皇上,既然要新增诸多部门,诸多尚书,那么就需要新建一些官署衙门,给他们独立处理公务的地方。”中书省丞相杨宪道,“而新建这些官署衙门,也需要时间。”

  “可以暂时让他们在原来的地方处理事务,换个牌子就行。”朱元章道。

  “当然新增部门的官署,肯定是要建的,而且要快。”

  “否则新增设的六个部,都挤在户部办公,大家都是老熟人,很容易产生勾连、结党现象。工部尚书单安仁,你下去之后,立刻着手办理。”

  “臣,遵旨。”单安仁道。

  之后,朱元章又把其余六部,和中书省的权力全部细分,共分成了三十个部。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王朝,已经有三十个分管部门,三十个尚书了。每个尚书掌管一个部门,目标性更加清晰,谁负责哪方面事务一目了然。

  以前叫繁芜,现在叫精简。

  谁要是在自己的职位上犯了错,或者做的不好,可以直接问责到他们本人,再也不会出现找人背锅顶杠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