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三省六部制的弊端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教一个问题,是真正的历史问题。”朱元章道,“不像他,这么好的机会,讨论什么三国演义?”

  “什么问题?”秦宇问道。

  “假如,咱是说假如,一个王朝逐渐繁荣起来,发现六部制不够用怎么办?”朱元章问道。

  他打算向秦宇请教三省六部制的改制问题。

  这样的国家大事,肯定不愿意让罗贯中,这样一个刚进朝堂不久的大臣听到。就算以后也会拿出来和群臣商议,也不愿让他接触到最核心的机密。

  “三省六部制本来就是,封建王朝落后的制度。”秦宇道,“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够用,一旦社会生产力发展起来,就落后了。”

  “清光绪年间国门被打开,西方文明进入。皇帝就发现三省六部制不行了,为此特意增加了一个商部,专门管商务以及铁路矿务。”

  “至于如何改制,很简单,那就是细分。”

  “比如说商部就应该专门管商业,矿部就专管矿产,教育就专管教育,户部专管户籍,农部专管农业,税部就专门管税收……”

  “朝廷的职能部门分工越细,运转起来就越方便、顺畅。”

  “和社会一样,社会分工越细,生产力就越发达。”

  “就拿古时候的户部举例,户部既要管田赋,又要管关税,公债,货币,户籍……一个部门管的事务太多,就会流于复杂,结果一个也管不好。”

  “原来只要细分就行了?”朱元章恍然大悟。

  “是啊,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难题。”秦宇道,“你以为有多复杂?”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六部制只有六个部就只有六个尚书,权力集中在他们六个人身上,未免权力过大,不是什么好事情。”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大臣的权力越集中,就越容易威胁到皇帝的集权。”

  “如果建立几十个部的话,几十个尚书,他们的权力就被分割了。”

  还能分割六部尚书的权力?太好了!朱元章闻言惊喜起来。心中暗想幸亏刚才把罗贯中叫走了,分大臣的权已经属于帝王之术了,的确不能让他听到。

  “六部制,权力只集中在六个人手里。一旦他们当中有两个人联合起来,都够皇帝喝一壶的。”

  “比如说明朝中期的三扬内阁,朝廷大权都被他们几个掌握。”

  “把六部尚书的权力分化,掌权的尚书越多,他们就越难结党,就越难威胁到皇权。毕竟人心隔肚皮,结党两三个人容易,结党几十个人难度就大了。”

  “不错,不错!”朱元章听的是连连点头。

  当皇帝的最忌讳的就是大臣结党,而把六部细分成几十个部,就相当于从根源上,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结党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要是换做以前,六部尚书每一个都掌握了很多大权。

  一旦有两三个人结党,都能威胁到朝廷的安稳了。

  以前皇帝一旦发现大臣结党,处理的方法就是罢官或者抄家灭族。但这种方法只是在‘堵’,就算堵的再结实,也杜绝不了大臣结党的发生。

  而秦宇的这个方法就是疏,从根源上削弱了结党的可能,和破坏力。

  堵不如疏。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