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三章 粗犷_重归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边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而且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从表面来看着是双赢的,销售方(代理方)只负责渠道和销售,生产方(腾飞服装厂)负责生产,双方各得所需,互惠互利。

  这种供销的方式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实际上在之后的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后依旧存在,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着极大的弊端,那就是作为生产方的腾飞服装厂并不控制销售渠道,所有一切销售资源全部掌握在他人的手上,当市场和产品热销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问题,相反这种模式还能发挥极大的效率。可一旦市场和产品结构出现变化后,这种模式就要了老命了。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近十年的时间里,许多国营工厂倒闭、破产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很大部分包括三角债问题,也包括产品落后滞销,还包括成本过高利润下降等等,但也有着销售渠道不在自己手上的原因所至。

  后世有一句话很贴切地体现了这个特点,那就是“渠道为王”,拥有渠道就拥有一切,没有渠道再好的产品也是卖不出去的,等待自己的结果就是凉凉。

  在之前罗阳和张勇和宋援朝谈合作的时候,他们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要求,那就是一旦供应的产品没有竞争力的时候,他们有权利单方面减少甚至中止合作。

  这个要求对于他们而言是正当的,任何生意人最终的目的是要赚钱,当合作伙伴没办法再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时候,再好的关系也会在利益面前让步,从而终结双方的合作。

  “现在合作的好不代表以后合作的好。”宋援朝提醒道:“别忘了老厂子是怎么差一点垮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边,吃一堑长一智,总不能在一个坑里再跌跟头吧?”

  “可是援朝哥,他们不是您……。”小七在一旁下意识地开口问,可后面朋友两个字还没说出口,李大琪就抬手制止了他。

  相比小七,李大琪的眼界更宽,想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更深,当宋援朝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上时,李大琪已经明白宋援朝的意思了。

  再好的朋友终究也是朋友,何况别说是朋友了,就是亲兄弟又如何?当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总不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吧?李大琪在后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如今现在的他虽然没有后世那样拥有丰富的商界经验,可不否认他有这样的天赋和判断力。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几天我会好好考虑一下,先从供销部进行整顿,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我懂,只是之前忽略了这点。”

  响鼓不用重锤,见李大琪明白了自己的提醒宋援朝微笑了起来,接着就说起了其他事,其中包括一些生产的情况。

  今天在厂子里转了一圈,李大琪和小七他们把厂子搞的不错,但是也有些一些问题存在,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目前厂子的生产中还没有一个正规的流程和品控制度。

  毕竟之前工厂只是一家校办工厂,人员结构简单,管理起来也直接。而现在的腾飞厂从人员数量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家正规服装厂了,而且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恐怕到不了明年厂子里的职工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服装业(纺织业)原本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是拼人,人越多产量越高,产量越高所赚取的利润也越多。当然这是处于企业上升阶段的情况,一旦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失去竞争力后,首先就是裁员,这也是在后世所被证明的一点。

  按照整个厂子当初设计的容量来看,厂子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如果资金和市场没有问题的话,那么现在就算在现有人员基础上翻上一番也没丝毫困难。

  所以,当企业飞速发展的时候,许多管理就必须要跟上,之前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手段也要进行改变,这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工厂的活力和竞争力。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