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精制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海边打来海水,接着将海泥铺在了木框上,对着林良珺说道:

  “把海水慢慢倒进框里。”

  哗啦啦的海水倒进了框里,芦苇、海泥组成的过滤装置,将海泥中晒干的盐分和海水一起冲进了下方的大坑中。

  苏泽又让一个体重最轻的孩子站在木框上,将海泥中的海水挤压干净。

  反复冲刷海泥,苏泽终于得到了一水坑的卤水。

  他从衣领内掏出黄鱼茨,将野草的叶子拔掉,将木质的茎扔进了卤水坑中。

  苏泽第一次随着导师考察盐田的时候,就惊讶于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黄鱼茨的茎就是一种原始的盐度计,它的密度和饱和浓盐水相当,只要黄鱼茨漂浮在卤水上,就说明盐分含量饱和了。

  如果盐度不够,那么黄鱼茨就会沉入卤水中,那就需要再晒上一段时间,等到海水挥发盐度才能达标。

  这一次苏泽的运气不错,黄鱼茨漂浮在卤水上,盐度达标了!

  苏泽连忙用水瓢将卤水捞出,然后小心的舀进了前几天开凿的岩石石盘中。

  苏泽忙完了这一切之后,石头上满是装满了卤水的水塘,倒印出蓝色的天空来,就仿佛是一块块蓝水晶遍布在滩涂上。

  苏泽抬起头看看太阳,如今日上三竿,正是太阳最猛烈的时候。

  现在还只是三月,太阳虽然不如夏季炎热,但是晒盐也已经足够了。

  这是苏泽曾经读过的古法晒盐方法。

  蓄海水,晒盐泥,收沙,过滤,晒盐,收盐。

  虽然每一步都不难,但是比起这个时代主流的煮盐制盐法,晒盐法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节约燃料,不需要卤水,唯一的缺点就是现在晒盐的石盘还太少了,效率低了一些。

  苏泽这几日总共也就凿出了七个大的石盘,按照苏泽的估计,一块大石盘大概能出盐一公斤。

  果然等到了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有些石盘中已经开始有结晶析出了。

  这难道是盐?!

  小萝卜头有些激动的看着石盘,不用煮竟然能出盐!这读书人就这么厉害?

  苏泽自然不会向他们解释晒盐的原理,而是连忙招呼萝卜头们,让他们拿着竹片将已经析出的盐晶刮下来。

  等到了下午四点的时候,苏泽估计了一下,按照明代的斤两算,今天总共晒出了十斤的盐。

  林良珺看着这青白色的盐,难道这就是精盐?

  他捏了一块盐送进嘴里,然后又吐了出来。

  还是苦的!

  虽然没有卤块那么苦,但是盐里依然有淡淡的苦涩味道,这样的盐也是没办法当做精盐卖的啊!

  这下子林良珺失望的坐在地上,忙活了这么多天,就出了十斤粗盐。

  那天在夜市上盐场的粗盐砖,十斤也才值一百文,十天半个月也才赚不到一两银子。

  而且粗盐在福建不好卖,还不知道这些粗盐能不能卖掉,林良珺越想越不是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