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两百九十章 请走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缓个一二年,大事可定矣。”

  罗万化想了想道:“此事全仰仗于圣上与元辅之默契,朝臣们怕会反对。”

  王锡爵道:“这册封之事决于礼部……”

  “大宗伯林侯官?此人可使不好相易与的。”

  王锡爵淡淡地道:“此人虽不是小人,但政见与我不和,他在礼部怕是很难与我相安。他的事我回京时与三辅陆平湖已是商量过了。”

  “他主张调林延潮出京取代宋仁和为备倭经略。我以为此策可行,一来宋仁和威望不足,经略更重于疆臣,非二品大员不足以坐镇。二来林侯官不是主张封贡的事,这倭寇败去之后就要和谈,由他去倒是一个恰当人选。”

  罗万化点点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只是元辅何以料定倭寇必退。”

  王锡爵道:“这是大司马与吾担保的,就在数日之前,提督总兵官李如松已率大军渡江,直指平壤,开城,王京。只要三都一复,朝鲜之事可定。就算不能建功,大军只有五十日的粮秣,也不可久战。”

  罗万化道:“原来如此,那么调林侯官入朝之事,什么时候可以动议?”

  王锡爵道:“就在十日之内,林侯官到时一走,你的担子就要重了。”

  罗万化明白王锡爵言下之意:“元辅莫非是要我接替礼部尚书?”

  吏部左侍郎虽是三品,但论权势礼部尚书却大不如吏部侍郎。所以吏部左侍郎到礼部尚书明为升迁,但其实只是平迁,甚至有时候还不如。

  至于什么时候不如呢?就是现在这样的场合了。

  王锡爵道:“当初因为立储之事,一甫你被贬南京,天下百官都替你叫屈,这一次你若重执礼部,那么百官都可以安心了。”

  罗万化明白王锡爵的意思。

  王锡爵是让他为礼部尚书后支持他三王并封的主张。

  权力没提升,反而还要背锅。

  罗万化低声道:“元辅,京察马上就要到了!”

  正月以后就由吏部主持京察的大计,这个时候罗万化离开吏部对王锡爵而言,更难对京察有所把控。

  王锡爵面色一凛叹道:“眼下国本之事更重。”

  罗万化他心底其实是不赞成王锡爵此举的,但他是王锡爵好友,又想到国本之事建储之功,以及自己老友的处境。罗万化当即道:“为了江山百姓,社稷安危,我愿勉力一试。”

  王锡爵闻言心知罗万化委屈,叹道:“一甫此情此景锡爵不知说什么才是,只有在心底记你的好了。为今之计只有速速让林侯官出京,你来为大宗伯这个法子了。”

  是日,吏部考功司。

  司里郎中赵南星,员外郎顾宪成二人相对坐在一张小桌子上,正在用堂食。

  不久堂吏端着食案来到二人桌前。

  但见顾宪成举箸笑着道:“东坡肉,梦白今日你我有口福了。”

  说完顾宪成夹了一筷子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